2017年10月,美國聯準會(FED)開始進行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計畫
QE後市場資金氾濫,4次的QE使得聯準會資產暴增,一共增加了4兆美元債券,資產負債表從0.8兆增加至4.5兆元,聯準會也吹出大泡沫,全球股市漲幅翻倍,過去FED大舉印鈔,全球股、債市大漲,創造巨大的資產泡沫。
為了抑制經濟與金融市場過熱,美國決定採用「縮表」、「升息」兩大方法,從市場收回資金。以債券到期後,不再重新買進相同金額,減少再投資,停止購買新債的漸進式縮表,預計2022年回歸正常,縮減至2.3兆美元。
縮表對於新興市場的影響可能超乎市場的預期,美元升值,非美元貨幣貶值壓力大,影響新興市場發展,以美元計價的資產與債務,導致債務成本增加,新興國家的貨幣過度貶值,經濟成長趨緩。
為什麼今年各國經濟經濟幾乎都衰退?
為什麼美國期中選舉完股市剛反彈又下跌?
是不是投資市場已經變得不友善?
一切歸因於「美國聯準會縮表」
縮表是好是壞?!
以下深入分析:
- 為什麼要縮表
- 縮表進行方式
- 縮表後的三大影響
- 縮表後的三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