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壹哥#EP225|品牌客戶展望強,製鞋廠蓄勢待發 |
國際股市氣氛樂觀 行情收復關稅缺口 下一階段該往何處選股? 搭配國際大廠優異財報 找尋台廠供應鏈機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投資前緣新觀點—從美英關稅談判結果,預判關稅後勢發展變化
May 12th 2025
財經諸葛
川普的貿易談判,從簡化與恐慌的言論出發,正式邁向細項協商與讓步
道瓊指數已經來到了關稅缺口的上緣,順利填補,英美關稅帶動的紅棒至關重要。重要的是市場上的多頭企圖心很重要,在所有指數都陸續填補缺口後,就算後續再有拉回,此價位也會是多方力守的反彈目標價與信心。而能否將英美關稅作為其他貿易談判的利多延伸,需考量到英美本就關係良好,情況不太相同,同時回到原點(無關稅)不太可能,但若力求傷害降到最低的共識成形,期待一個又一個的協議產生,即有助於不確地性的消除與擔憂情緒進一步和緩,筆者認為這有利於股市穩固緩步向上,符合先前筆者預期偏樂觀的想像情境。
英美貿易的協商內容,筆者來看是雙方有進有退,互相讓步的結果,美國仍然保持10%的對等關稅(原稅率並未調降),但是給予鋼鋁關稅取消、汽車關稅降稅配額,在特定商品上讓步。川普喜歡簡化數據並誇大言論,因此經濟學家與新聞解讀往往負面,但既然進入談判過程,也看出美國的代表與談判小組,針對對美幾個重要的貿易項目,若有利於美國也能讓貿易夥伴得利,就會斟酌開放,已完成互惠。
因此筆者認為這樣的模式,是能延續到其他國家的,當然條件肯定各有不同,日韓台可能會增加匯率上的條件,而台灣在乎的特定商品會是資通訊產品而非汽車…但至少就目前來看,並非如解放日的單向一紙公告,而是開啟雙邊交流認真地協商,重申不必如此悲觀的看前景發展。
股市反彈、消費調查反映人民信心回溫,但企業端與央行的前景擔憂,仍尚未修復
經年累月的貿易無非是互惠行為,因此強硬的報復關稅,自然是互相毀滅,因此連中美近期都擬定中東會晤,持續安撫市場的效果,帶來美股的反彈,相信川普政府的官員多半仍是理性的,能觀察到市場的情緒變化,在政策改革中持續拿捏取得平衡點。
而無論是地緣關係、鉅額貿易逆差、匯率等因素,台灣對比的一直都是日韓,仍預期兩國將優先談成協議,而台灣依循相似條件緊跟在後。日本近期堅持表態不急於談成協議,對於該堅持與保護的利益不會輕易讓步,其中美國汽車與農產品是關鍵。
並且日本央行調降GDP成長與FED不願預防性降息,都對關稅政策釋出了相似的停滯性通膨擔憂,因為不管是5%、10%對實體經濟的衝擊都必然不輕,只是差別在個別產業與公司的韌性不同,央行的角度是充分就業與穩定物價,主要是救經濟而非救市,央行更擔心的是部分廠商確實會有關廠倒閉的產生。因此改善人民的信心,從消費調查與股市可見端倪,但能否改變企業與央行的態度,就要持續觀察。
上市櫃公司財報穩健,關稅影響持續關注但不過度擔憂
台股近期進入Q1財報公布階段,當然還未能涵蓋關稅的完整影響,因此法說會的公司展望說法,重要性也同等於財報獲利數字。整體而言,台灣多數上市櫃公司的發展性仍佳,基於拉貨等因素,關稅影響的跡象尚不明顯,且獲利數字能繳出好成績,雖尚未有定數,但方向趨於明朗,正往好的方向去走。
晶片關稅的談判,市場上仍有一些擔憂的聲浪,但筆者認為,延續英美協議的分析,台灣既然與美國過往也是貿易密切互惠,並作為積極支援AI發展的關鍵分工角色,被美國進口替代的機會並不大,關稅分攤也轉嫁較為順利,因此AI以外,公司自身的競爭力是關鍵,產品被美國需要是企業營運的核心利多。
但同步也觀察到台灣部分中小企業,毛利低、產品競爭激烈、紅色供應鏈持續進逼,縱使最終關稅調降,但仍然可能跌破企業獲利的損益兩平線,筆者認為政府必須介入與積極協調,或給予轉型輔導。因為自由發展下,老闆賺夠了但無法再繼續有效經營,當然可能順勢歇業關廠、資遣費付清,但對於基層民眾,失業的問題就會就此產生。
投資前緣新觀點
台股一週以來大致走平,但維持反彈趨勢,相對落後國際股市的表現,反應在還未收復關稅缺口,因此仍有壓抑。但現階段落後弱勢的情況並不需太擔心,筆者認為台股兩三週以來連動順利,美股站穩季線與缺口,台股必然也能持續墊高,看好穩步向上突破季線並往21500邁進。
就短線操作而言,近期相對有限,考驗選股與操作實力,但布局的資金,就一如近一個月所分析,當股市恐慌,往往是進場布局的最佳機會,隨著市場穩定,價格會有所回升。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政經局勢,總是可以第一手掌握投資趨勢與買點,專業、專心、專職,透澈的國際觀創造獨一無二的投資法則,擅長以法人思維的宏觀角度,研判台股與美股的行情多空。
投資前緣新觀點-論降息與市場波動
Jun 20th 2019
投資前緣新觀點-從反送中角度觀察美中貿易大戰
投資前緣新觀點-市場瀰漫敏感又脆弱的投資氛圍
Jun 26th 2019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