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生活理財術#EP167|不是沒錢,而是不懂規劃:一位資深工程師的覺醒日記 |
過去是賺錢在過生活,未來是靠資產在過人生 今天分享在鉅亨網看到的一篇文章 與大家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防疫保單之亂!沒買到怎麼辦?
Jan 28th 2021
F姐
「你買防疫保單了嗎?」,隨著部立桃園醫院疫情擴大感染,須居家隔離人數暴增至 5000 人以上,有業者去年底推出的個人防疫險,訴求只要接獲隔離通知書,就能獲得 10 萬元理賠 因此造成搶購風潮。
防疫保單熱賣原因
以台產「秋冬起疫」保單為例,主打民眾只要花 500 塊,就能獲賠 10 萬,保單設計並非針對「確診」,而是收到政府隔離或檢疫通知書即可獲得補償,且投保對象免體檢,可說是門檻最低的防疫保單!
「500塊就像過年買個樂透,每個人都負擔得起」 由於投保案量太大,原定 1月 29 日才要暫停收件,台產提前至 25 日下午 5 點停止收件,也就是現在,民眾已經買不到這張保單。
面對疫情再起,沒買到台產的保單,需要買其他家的防疫險嗎?
1. 評估是否有此需求
以目前市面上大部份的防疫保單,都是醫療險或意外險的變形,像是當保戶染疫而住院,可獲得住院日額理賠加倍及一筆慰問金,僅有少數保單不需要確診,只要收到政府發的隔離通知書就能申請理賠,但每家保單從承保資格到理賠條件都不同,必須衡量自己是否符合條件,以及有無需求。
2. 檢視既有醫療險是否有缺口
根據衛福部公告新冠肺炎隔離治療費用支付原則,民眾的治療和檢驗費用都由政府預算支應,民眾只須負擔掛號費 ex. 有個病人住院兩週,最後出院只付 400 多元,再加上去年因應疫情,各家保險公司都公告,入住負壓隔離病房等同加護病房,已有醫療險的保戶,只要確診住院都能獲得加倍理賠,原本 1998 年以前的舊醫療險保單,把法定傳染病列為除外責任不予理賠也都順應放寬,也就是說,以保障內容來看,已有醫療險的保戶,未必一定要買防疫險。
防疫保單引發爭議
1. 刻意至高風險地區 為賺取補償金
在防疫保單熱銷之餘,同時引發外界關注,是否會產生民眾花新台幣500元投保後,刻意至高風險地區一日遊,藉以獲得10萬元補償金的疑慮?金管會提醒民眾注意!保險理賠仍有除外責任,不承保故意行為導致保險事故發生,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故意製造自己被隔離的條件,防疫保單是不賠的!
2. 成了詐騙集團竊取個資新招
近日進一步出現詐騙集團搶搭這波風潮,以假投保的釣魚網站、假借抽樣電訪等詐騙手法,騙取保戶個資。因此在這波激情過後,大家還是要切記,保險真正的意義是在「轉嫁風險」,不應為了獲利,把保險當成樂透購買,而是要理性檢視保單規劃,做好有效的風險控管,才是買保險的正途。
想買保險又擔心保費過高?到底保險怎麼規劃?
Jun 12th 2019
出國旅遊遇上突發狀況!人生地不熟該怎麼做?
Jun 23rd 2019
買投資型保單前先搞懂「費用」怎麼收?
Jun 13th 2019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