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先生怎麼說#EP203|長天期公債差點貝爾斯登時刻;暫緩關稅下的情境分析與台股小作文思路 |
1:26 川普暫緩的重點「不是安穩90日,月底就有第一輪結果,而且適用10%非0%」 5:00 貝森特談話重點有二「個別量身訂做(終於認真談判)、特定貨品關稅並不適用」 8:40 重申短線目的是壓低FED利率、短債利率 10:25 本週差點發生貝爾斯登時刻,長債殖利率暴漲,地獄鬼門關走一回 12:35 FOMC開啟雙重風險後,已再三提醒大家「利差」動盪 16:07 因此長債Duration大、利差又擴大,更加劇長債暴跌,引發槓桿避險基金爆倉… 18:45 幾十倍槓桿的基差交易,本週差點引發金融海嘯的前兆訊號… 21:45 小結1: 「最近交易,2、30年期公債利差必然要密切注意!」 22:55 小結2: 「美債會是後續談判桌上必然的重點籌碼」 進入暫緩,針對談判的情境分析與量化預期: 24:13 非量化的談判新思路,盟友國對中國加高關稅換取對美關稅降低 25:55 量化的新稅率預期與猜測,(10%+原稅率)*0.5是短線情緒(程式單參數)分水嶺 27:17 若中長期稅率8~10%以上,將恭迎經濟衰退,因此還要有第二、三輪談判 29:55 先談判協商的國家將是好的訊號,以、日、台、越、韓將是最先談判 聚焦台股市場的籌碼與市場情緒思路: 32:30 沒想到上集分享的選擇權小技巧,4/10立刻又派上用場 34:30 持續聚焦流動性,融資斷頭減少T+2,開低走高爆大量…4/12 正式恢復流動性 36:35 短線看反彈,EPS估值根本算不出,重點是「日均價、小故事夠漂亮」 38:45 三大Hashtag: 關稅暫緩快速拉貨/出貨、 關稅影響相對小、低PE高殖利率 41:50 總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投資前緣新觀點-市場瀰漫敏感又脆弱的投資氛圍
Jun 26th 2019
財經諸葛
投資市場近一年最關注的國際大事,就非美中貿易大戰莫屬。不論利多利空皆會影響投資氣氛。股票市場在上周川普與習近平通話的利多之下,美股 S&P500 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價,雙方在表面上都有放軟的態度浮現,實際上則不然,這場戰爭在短期內幾乎不可能結束。
美中貿易戰之意涵
貿易戰只是幌子,可視為科技戰、搶奪戰略地位的前哨戰,中國迅速壯大以及其一帶一路的政策,早已使得以美國為首的亞太區島鏈蕩然無存,崛起的速度之快,儼然成為美方的眼中釘,為了壓制中國,這場貿易大戰非打不可。當美中貿易關稅大戰開打,從經濟數據觀察,生產及消費力道有減緩跡象,不過影響似乎有限,而兩國恢復能力相對其他國家來得強,損失最大的恐怕不是這兩隻大象,而是依賴這兩大國生存的其餘國家,如歐洲,歐債危機的陰霾逐漸消散,美國發起的關稅保護主義卻再次澆熄了復甦的出口動能。
中國只有背水一戰
目前難以預估這場關稅的浩劫會持續到何時,只要美方要求合理,能夠和談當然最好,若雙方撕破臉,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確實延長戰線的機率相當大,受到關稅影響,企業工廠紛紛撤出中國,短痛是在所難免,若中國能夠透過這次的科技戰而擺脫對於美方的技術依賴,加強研發自主性,並靠著13億人口支撐消費,中國確實具有自給自足的本錢。
波動劇烈的金融市場
當美中進入無解的僵局,金融市場就處於一個既敏感又脆弱的情境。意即震盪有可能成為常態,要獲利絕非易事,許多專業的投資機構皆建議採取「啞鈴策略」,在積極與防禦性資產都要建立部位,以因應市場的高敏感度。在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筆者認為有健全的資金分配是必要的,若要進行風險性投資,盡量不要有「長期持有」的概念,例如定存股,出發點是好的,但在美股 S&P500 指數創下歷史新高之際,時機點著實不太合適。
投資前緣觀點
就國內狀況而言,讀者務必密切關注企業下半年的財報及獲利,特別是電子產業,各家廠商紛紛祭出了遷廠、投資越南甚至回流台灣等措施,乍看之下,似乎利空出盡,不過筆者希望各位反思幾點: 難道資本資出完成不需時間?廠房建置完畢就能夠搶得訂單?實際運作後的良率如何?中國的廠辦如何處置?回台設廠限制較中國高,缺電、汙染問題能順利解決?科技產業訂單是否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若要因應美中而制定兩種規格,那台廠的應對策略與生產成本能否因應?
這些疑惑正是筆者目前所洞見的危機,在敏感又脆弱的投資氛圍中,筆者研判台股震盪過後,下行的機率是較高的,因此讀者在實際操作中,務必保有高度風險意識。
面對詭譎多變的國內外政經局勢,總是可以第一手掌握投資趨勢與買點,專業、專心、專職,透澈的國際觀創造獨一無二的投資法則,擅長以法人思維的宏觀角度,研判台股與美股的行情多空。
投資前緣新觀點-論降息與市場波動
Jun 20th 2019
投資前緣新觀點-從反送中角度觀察美中貿易大戰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