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OECD下修今年GDP至2.9% 2025反彈至3.0%、最快明年5月降息 激勵美股收盤創一年來新高、溫度創新高COP28登場 有望為全球暖化找解方


Dec 4th 2023

BigEcon

OECD 下修今年 GDP 至 2.9%  2025 年反彈至 3.0%

11/29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發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提到下修今年全球成長預估,從 月預估值 3.0% 調降至 2.9% ,並預估明年全球成長可能步向軟著陸並減緩至 2.7% ,和 月預估值相同,這是除 COVID-19 疫情爆發第一年以外,是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成長最低的預期。



 

儘管全球債務水準較高且利率存在不確定性,但從 OECD  38 個成員國來看,已開發經濟體硬著陸的風險已經消退。 OECD 將美國今、明年經濟成長分別上修至 2.4%  1.5% ,高於 月份預期的 2.2 ,並預估美國2025 年成長將溫和攀升至 1.7% 。儘管歐元區成長近乎停滯,但 OECD 仍維持對歐元區今年成長預估 0.6% 2024 年成長預估則下修至 0.9% 。日本是目前唯一尚未升息的主要已開發經濟體, OECD 預測明年日本經濟成長放緩,由 1.7% 放緩至 1.0%  2025 年則將小幅上揚至 1.2% 

 

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OECD 小幅上修中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至 5.2%  2024 年成長將減緩至 4.7% 2025 年進一步減緩至 4.2% 。中國經濟將放緩,因中國正在努力應對房地產泡沫破滅造成金融壓力和新增就業疲軟的問題,而且消費者在面臨前景不確定性下悲觀的消費者傾向儲蓄而非花錢。

 

OECD 也預估, 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料反彈至 3.0% ,條件是通膨進一步放緩,以及亞洲經濟體維持快速的成長步伐。全球產生富者恆富的狀態, 12/1 瑞銀發表 2023 《瑞銀億萬富豪報告》,對全球億萬富翁客戶進行調研,瞭解他們作為巨大財富管理者所面臨的獨特挑戰和機遇。整體上,全球億萬富豪的數字去年上升了 7 ,由 2,376 位增加至 2,544 位,且其財富回升了 9 ,由 11 兆美元升至 12 兆美元。今年報告發現,大部分在去年累積財富的億萬富豪,其財富是通過繼承而非創業所累積,瑞銀也預期,在未來 20 年會更常看見類似情況,因為超過 1,000 位億萬富豪,估計將會把 5.2 兆美元的財富傳承給子女。

 

亞太區的億萬富豪數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多,且白手起家的比例也最高。 該地區的億萬富豪人數從 922 位增加到1,019 位,而他們的總財富則增長了 8.1 ,達到 3.7 兆美元。此增長亦反映在亞太地區內所有市場,包括東南亞、日本和印度。其中,新加坡億萬富豪的財富更增長近三分之一。

 

最快明年 月降息 激勵美股收盤創一年來新高

11/29 美國商務部公布,今年美國第三季 GDP 季增年率由初值 4.9 上修至5.2 ,高於上個季度的 2.1 與市場預估的 5 ,增速創下 2021 年第四季以來最高,顯示美國經濟維持韌性。美國第三季的經濟成長,主要是從消費者支出、民營企業庫存投資、出口、州與地方政府支出、聯邦政府支出與住宅固定投資等各方面均出現增長。



 

12/1 美國公布聯準會 Fed 偏好的關鍵通膨指標「核心 PCE 物價指數」 10 月的 PCE 月增率、年增率分別為 0.2%  3.5% ,低於 9 月的 0.3%  3.7% ,符合市場預期。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物價壓力已見舒緩,就業市場也逐漸降溫,反映聯準會藉由升息讓經濟趨緩的措施正發揮效果。 12/13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將舉行今年最後一場貨幣政策會議,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CME  FedWatch 工具顯示, Fed  12 月、 2024  1 月升息的機率非常低,而 2024 年降息五次共 125 個基點的機率超過 50% 。數週前,市場原本預測 Fed 要等到明年 6 月才會開出降息第一槍,如今預測明年 5/1 降息一碼至 5~5.25% 的機率為 49.6% 

 

受到通膨持續降溫、聯準會 Fed 明年有可能降息的帶動下,美股四大指數 11月表現出色,締造至少一年來最大單月漲幅, Dow J 累漲 8.77 ,創 2022 1 13 日以來收盤新高,也創去年 10 月以來最佳單月表現,S&P 500 累漲 8.92  NASDAQ  10.7 ,均為去年 7 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溫度創新高 COP28 登場 有望為全球暖化找解方

11/30 起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 28 次會議 COP28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AE 登場,來自全球近 200個國家,約 萬人參與,與去年 COP27 出席人數約 萬人相較,今年盛況空前。約 140 位國家元首將提出計畫,對抗氣候變遷,包含印度總理莫迪、日相岸田文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印尼總統佐科威、馬來西亞總理安華都將出席,並發表談話。氣候談判代表在本次大會討論的核心議題之一,是邁向能轉型的具體步驟。歐盟執委會所倡議,在 2030 年前讓全球再生能源裝置的容量成長 倍,能源效率提升 倍的目標,正逐漸凝聚動能。

 

世界氣象組織 WMO 發布暫定版的《 2023 全球氣候狀況報告》表示今年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並警告2023 年全球氣溫因聖嬰現象可能將比工業化之前的均值高了攝氏 1.4 度,打破氣候紀錄的警鐘「震耳欲聾」,此外,今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已比工業化前高出 50 ,甲烷濃度也達到歷史新高,反觀南極海冰面積創史上最低。其中,亞洲過去 30 年的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倍,並帶來更多健康甚至死亡風險,如登革熱和瘧疾案例增加,空氣污染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上升等等。因此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呼籲參加 COP28 的全球領袖,必須採取更多行動,保護人類免受氣候災難,以及全球暖化帶來的負面健康影響。

 

年舉行的 COP27 上,各國原則上同意成立一個氣候災損基金,當時未對出資的國家以及保管的單位祭出具體要求,且富裕國家長久以來一直反對成立該基金,此次會議第一天就通過決定,損失和損害基金目前獲得的捐款承諾來到 4.75 億美元,包含歐盟承諾約 2.4539 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承諾提供 億美元、英國承諾5,100 萬美元、美國承諾 1,750 萬美元、日本則是 1,000 萬美元,在基金上路的前四年,將由世界銀行進行管理,但也會設有其自身的辦事處。

 

此次會議特別的是巴西總統魯拉時隔 13 年後再次以總統身分重返聯合國氣候峰會。魯拉重申亞馬遜地區的兩個明確目標:到 2030 年實現森林零砍伐,並促進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將亞馬遜地區變成一個「不可觸碰的聖殿」。同時展示魯拉政府在對抗森林砍伐方面的具體成果,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在一年內減少了 22% ,主要歸功於公共政策以及環保單位加強執法和罰款。巴西環境部長表示,巴西將於 2025 年貝倫主辦 COP30 聯合國氣候峰會,巴西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幫助完成 COP28 討論的議程,包括全球承諾不讓地球變暖超過攝氏1.5 度的目標、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以及減少全世界的石油使用量。

 

本次氣候大會將是《巴黎協定》的首次全球進展盤點,外界密切關注 COP28 究竟會逐步淘汰,還是逐步減少化石燃料。此外,打擊甲烷排放的計畫也是  COP28 的重點之一, 12/12 前閉幕前將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BigEcon
BigEcon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