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美國財報季結束 本週聚焦PPI 與 CPI數據、英國擺脫經濟衰退 股市創高 降息機率高、中國消費降級 PPI難以復甦


May 13th 2024

BigEcon

美國財報季結束 本週聚焦 PPI 與 CPI 數據

2024 年 Q1 財報季進入尾聲,近 8 成獲利優於預期。截至 5/9 彭博數據,共有 92% S&P 500 指數的成分企業公布財報, 54% 營收優於預期,平均成長  3.83% , 79% 的企業 EPS 優於預期,平均成長 5.52% ,其中以通訊服務、科技等類股的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最佳,均可望成長超過 15% ,抵銷醫療保健、能源、原物料等類股的衰退。 S&P 500 企業全年預計成長 11%。


由於預期短期通膨續揚和對就業市場的擔憂升溫, 5/10 美國公布的 5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由 4 月的 77.2 陡降至 67.4 ,創 6 個月新低,並寫下 2021 年 8 月來最大單月跌勢,也低於經濟學家的所有預測。過去幾年,家庭強勁的收入一直是支撐消費者支出的主要來源,但若勞動市場疲軟,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支出意願回落,消費者預計明年物價將以年率 3.5% 的速度上漲,為 6 個月來的最高水平,高於 4 月預期的 3.2% 。預計未來 5 到 10 年物價將上漲 3.1% ,較一個月前略有上升。




接下來市場將關注本週重要通膨數據 PPI 與 CPI ,攸關美國貨幣政策前景和牽動美股走勢。 5/15 美國公布的 4 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市場預期年增 3.6% ,緩於 3 月的 3.8% ,將寫 3 年多來新低,同日也將公布 4 月零售銷售數據,預期月增 0.4% ,較 3 月的月增 0.7% 放緩。美通膨降溫遲緩, FOMC 有永久投票權的聯準會理事鮑曼就表示現階段預期今年不會降息,此為近期首位直接排除今年降息可能性的聯準會官員。


不過財報季持續支撐美股上揚, Dow J 工業指數連續 8 個交易日上漲,周線創下去年 12 月中以來最大漲幅。 S&P 500 週漲 1.9% , NASDAQ 週漲幅 1.1% 。




英國擺脫經濟衰退 股市創高 降息機率高

5/10 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 表示,英國今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成長 0.6% ,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0.4% ,為 2021 年底來最強勁成長表現,擺脫連兩季萎縮的技術性衰退困境,主要是受到服務業表現強勁帶動。與去年同期相比,英國首季 GDP 則增長 2.5% ,也超越美國與歐洲多數國家同期間的經濟表現。




自 2022 年 2 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洲能源與食品價格節節高漲,家庭購買力與商業信心也受到侵蝕,當時除了歐洲經濟深受其害,英國也難以倖免。去年下半年更接連兩季經濟陷入萎縮,達到技術上的衰退定義。英國財政大臣杭特表示,過去幾年經濟形勢很艱難,但今日成長數據證明經濟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恢復健康。而英國經濟正在成長,未來 6 年英國將是在歐洲的 G7 國家中前景最好的,因為薪資成長快於通膨,能源價格下降,一般勞工減稅金額也將達 900 英鎊,英國經濟最糟糕時期已經過去。


英國人對於對今年首季經濟成長可能無感,剔除通膨和人口成長因素後,人均 GDP 比一年前下降 0.7%,平均所得比幾年前還少了 100 英鎊。英國將在今年舉行大選,首相蘇納克帶領的保守黨民調持續落後主要在野黨工黨。蘇納克先前已將經濟成長列為最優先要務之一,如今英國經濟終於傳出捷報,也為選情陷入苦戰的蘇納克與保守黨注入強心針。


前一日 5/9 英國央行 BoE 宣布維持利率在 5.25% 不變,同時暗示降息即將到來。專家認為機率不大,英國經濟成長表現仍相當疲軟,跟去年第一季相比僅成長 0.2% ,但英國上月強勁成長可能意味著 BoE 不需要急著降息,首次降息時間最終將取決於下一次的通膨和就業數據。


英國公布第一季 GDP 後, 5/10 英國富時 100 指數強漲,不僅首度衝破8,400 大關,並再度刷新歷史高點。




一樣為歐洲的歐元區, 5/10 歐洲央行 ECB 公布 4 月的會議紀錄,歐元區通膨率明年可望回落至 2% 的目標水準, 6 月降息的可能性上升,且市場已為 6 月可能降息做好準備。雖然一些成員對前景非常有信心,已主張 4 月就立即降息,但大多數成員支持維持當前利率,主張在更多薪資和物價數據公布前保持耐心。


市場目前預測歐洲央行今年最多將降息 3 次,或 6 月以後再降息 2 次,最有可能是在 9 月和 12 月,屆時歐洲央行也將公佈新的經濟預測。隨著市場消化 ECB 最新會議紀要,歐股創新高,德國 DAX 指數上漲 0.7%,創歷史新高。法國 CAC 40 指數上漲 0.6%,連續 6 個交易日上漲後也創下 8240 點的歷史新高。


中國消費降級 PPI 難以復甦

5/11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 4 月居民消費物價指數 CPI 年增 0.3%,為連續第三個月上升趨勢,優於市場預期的 0.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 CPI 月升 0.2%,年增 0.7%,漲幅比上月擴大 0.1%。從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提供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圖表來看, 2023 年 9 月降到 0 點之後,中國居民消費價格一路呈現下降趨勢,到 2024 年 1 月跌至 -0.8% 的低點,直到 2 月份才扭轉局面,轉回正數區間。




五一假期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隱藏國內消費線索,中國文旅部數據顯示,為期5天的五一長假外出旅遊人數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但出遊總花費僅比2019年同期上升13.5%,而該年假期還短一天。且人均旅遊支出僅2019年的88.5%,即每日人均消費113人民幣,人均支出疲軟,以及支出再度低於疫情前水準,部份原因在於更多遊客流向三、四線城市,同時顯示持續的消費降級。


同日公布 4 月生產者物價 PPI 指數年減 2.5% ,較市場預期的 2.3% 年減幅加深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PPI 指數已經持續走低一年半時間。自從 2022 年底結束防疫的清零政策後,中國始終難以推動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復甦,市場認為中國的需求回升勢頭可能難以維持,因為官方調查顯示工廠和服務業活動降溫,而持續已久的房地產危機也沒有緩和的跡象,在歐美國家普遍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同時,中國卻陷入通貨緊縮的危機,對此政府應該採取更多政策。如果北京方面不採取更多政策,中國政府今年設定的 5% 經濟增長率目標恐面臨極大的挑戰。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BigEcon
BigEcon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