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全球經濟筆記#EP187|8/15美俄峰會登場 領土交換傳成烏戰和平談判核心議題、英國央行降息至4%,創一年半新低 罕見二輪表決、球商界百強榜首 蘋果千億美元回流美國避關稅 |
8/15美俄峰會登場 領土交換傳成烏戰和平談判核心議題 英國央行降息至4%,創一年半新低 罕見二輪表決、球商界百強榜首 蘋果千億美元回流美國避關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美國PCE通膨升溫 川普關稅遭司法重挫、泰國最年輕總理貝東丹被罷免 股匯市齊跌、印度經濟亮眼難敵關稅壓力 莫迪推動日印合作找尋出路
Sep 1st 2025
BigEcon
美國PCE通膨升溫 川普關稅遭司法重挫
美國第二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 8/28 商務部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第二季GDP 年化成長率為 3.3% ,高於市場預期的 3.1% ,也扭轉了第一季 0.5% 的萎縮。這主要受惠於進口大幅下滑與消費支出加速成長,不過投資下滑仍對成長有所抵消。消費支出約占 GDP 的七成,第二季成長 1.6% ,高於第一季的 0.5% 與初估的 1.4% 。進口下滑 29.8% 則為成長貢獻超過 5 個百分點,顯示第一季因企業搶在關稅前大量進口的現象已逆轉。
在物價方面,聯準會 Fed 關注的主要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 PCE 指數,第二季整體 PCE 指數年化增幅由初值的 2.1% 下修至 2% ;不含食品與能源的核心 PCE 年增率則自 6 月的 2.8% 升至 2.9% ,為 2 月以來最高,並已連續三個月上揚,反映關稅逐漸推高物價壓力。專家指出,雖不至於動搖 9 月降息的可能性,但通膨升溫可能壓縮今年再次降息的空間。
展望下半年,經濟學家普遍預估美國經濟將趨於平淡,全年成長約 1.5% ,低於去年的 2.8% ,主要受關稅影響。市場現階段關注 Fed 是否會在 9 月例會降息 1 碼。主席鮑爾已暗示可能降息,並強調就業市場放緩比通膨更令決策者擔憂。
PCE 數據的公布加上投資人在美國勞動節長週末前撤回金、先行獲利, Dell 因人工智慧優化伺服器的高製造成本和日益激烈的競爭,掩蓋了該公司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樂觀需求預測,股價下跌近 9% 。輝達發布的季度報告未能達到投資者的高度預期,已連續三天下跌。 8/29 美股收黑, Dow J 工業指數下跌 92 點,收 45544.88 點。 S&P 500 下跌 41.60 點,收 6460.26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84.11 點,收 5668.94 點。
另一方面,川普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遭遇重大法律挑戰。 8/29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以 7 比 4 裁定,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IEEPA 》徵收關稅屬於濫權,因徵收關稅是國會專屬權限, IEEPA 並未授與總統相關課稅權力。裁定允許現行關稅維持至 10 月中旬,以便上訴至最高法院。法院認定不合法的措施,包括針對多數貿易夥伴加徵的 10% 基準關稅,以及所謂的「對等關稅」和部分針對加拿大、中國、墨西哥的「芬太尼關稅」。
不過,依據其他法律加徵的鋼鋁與汽車關稅則不受影響。此判決被視為川普貿易政策至今最大挫折,可能影響美國與歐盟、日本等國談判基礎,並給予各國重新評估合作的籌碼。川普在「真實社群」平台強調「所有關稅依然有效」,並表態將把此案上訴至最高法院,藉由關稅為美國帶來利益。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法律爭議勢必對川普標誌性的貿易戰策略及全球談判進程投下變數。
泰國最年輕總理貝東丹被罷免 股匯市齊跌
泰國政局再度陷入動盪。 8/29 憲法法院以 6 票對 3 票裁定,解除總理貝東丹職務,理由是她在與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通話過程中,嚴重違反公職服務的道德標準。這是泰國 17 年來第 5 位遭到法院罷黜的總理,也是該國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政局不穩的又一次寫照。泰國下議院預計將於 9/3 選出新任總理,在此之前,由副總理普譚領導的現任內閣將以看守政府身份持續執政。
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雖然貝東丹展現了憲法要求的正直品格,並無不誠實行為,但她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損害了總理職務尊嚴。尤其在 6 月泰柬邊境局勢緊張、雙方幾近爆發軍事衝突之際,外洩的電話錄音顯示她在通話中以「叔叔」稱呼洪森,並批評泰國軍方。此舉被認為卑躬屈膝,令國民質疑她是否會讓柬埔寨獲益超過泰國,嚴重損及公眾對總理的信任。最終, 36 名議員向法院提出請願,促成這次解職判決。
39 歲的貝東丹去年 8/16 才上任,是泰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也是政治世家欽那瓦家族第 6 位執政者。她的父親戴克辛、姑丈宋猜與姑姑盈拉過去皆因軍事政變或法院判決提前下台。如今她也成為近年來第 4 位未完成任期就被迫離職的總理。貝東丹解釋,與洪森的通話屬於「談判策略」,目的在避免戰爭與流血,並未為自己謀取利益,但無法平息輿論與國會反彈。通話曝光後不久,泰柬邊境果然於 7 月下旬爆發激烈衝突,持續五天後才在馬來西亞與美國斡旋下停火。
隨著她下台,外界關注新任總理人選。目前潛在人選有五人,其中只有一人來自執政黨為泰黨,即 77 歲的前司法部長猜卡森。其餘四人包括前內政部長阿努廷、能源部長皮拉潘、前副總理朱林,以及前總理帕拉育。按照規定,候選人需先獲至少 50 名議員提名,並在 492 席下議院中取得過半支持方能當選。若首輪未果,選舉將重啟,甚至可能引發提前大選或政治妥協。
這場政治危機正值泰國經濟停滯不前之際。泰國央行預估今年經濟成長僅2.3% ,遠低於區域平均水準。消息公布後,泰國金融市場立即反應, 8/28 泰國曼谷 SET 指數股市重挫,大盤指數逼近 2020 年 3 月以來最低收盤水準。今年來泰國股市已下挫 23% ,外資已賣超泰股 23 億美元,在全球主要市場表現最差。泰銖兌美元一度貶破 32.4 關卡。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同步升高,為泰黨的執政前景以及泰國社會穩定性都蒙上陰影。
印度經濟亮眼難敵關稅壓力 莫迪推動日印合作找尋出路
8/29 印度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經濟年增率達 7.8% ,創下過去五個季度以來最大增幅,遠優於市場預估的 6.7% ,也高於前一季的 7.4% 。推升經濟的主要動力是製造業、建築業與服務業全面成長。經濟學家指出印度上季的經濟成長表現超出預期且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廣泛增長有助於抵消美國對印度加徵關稅可能帶來的衝擊。
然而8/27 起美國正式對印度商品加徵 50% 關稅後,市場對印度經濟前景的憂慮加劇,經濟學家警告,若 50% 的關稅長期維持,對全年 GDP 的衝擊恐高達 1% ,並可能影響貨幣政策和債券殖利率。市場的擔心衝擊金融市場,以匯率來看,盧比兌美元匯率隨之下跌至歷史新低, 8/29 一度觸及 1 美元兌 88.26 盧比,打破 2 月創下的紀錄低點,盧比成為今年以來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另外,今年以來,因企業盈利疲軟,全球基金已從印度股市撤出超過 130 億美元。為了支撐經濟,印度央行今年三度降息,但也進一步削弱盧比的利率支撐。同時也拖累股市表現, MSCI 印度指數已連續第四個月跑輸 MSCI 新興市場指數。
50% 的關稅加徵後,印度出口導向產業的風險尤其突出,其中成衣業佔印度160億美元成衣出口的三分之一,供應 Zara 與 Gap 等國際大牌,如今不少利潤率低的工廠已停產,預估將有 15 萬名工人失業。
在此背景下,印度總理莫迪展開亞洲行,首站抵達日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並出席雙邊領袖峰會。雙方計劃修訂 2008 年簽署的《日印安全保障合作聯合宣言》,納入經濟安全與防衛產業合作,強化防務技術交流與產業鏈合作。莫迪強調,防衛合作是兩國的重要成功案例,並表示希望將合作成果推廣至第三國。同時,他指出 Quad 合作正擴展至海上安全與太空領域,印度重視與日本的合作,期望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
經濟層面上,日本承諾未來十年在印度投資約 10 兆日圓,涵蓋人工智慧、半導體、關鍵礦產及高鐵建設。莫迪認為,印度的規模和能力與日本的先進技術結合,能夠打造強韌的半導體供應鏈。石破茂則表示,日本的科技與印度的人力資源和市場相輔相成,雙邊經濟關係快速擴張。莫迪更在東京商業論壇中指出,印日合作將「塑造亞洲世紀」,印度將成為日本企業進軍全球南方的跳板。
不過,在印日深化合作的同時,美國高關稅仍壓力沉重。印度反對派揚言對美國商品祭出 100% 報復性關稅。隨著莫迪下一站將前往中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專家認為,印度可能在經貿戰略上傾向「疏美親中」,與北京尋求合作以共同因應美國的貿易施壓。市場普遍關注,這場多方角力下,印度如何在經濟成長、地緣政治與外部壓力之間取得平衡。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美股系列報導-AT&T
Jul 25th 2019
景氣即將邁入衰退期 美國公債殖利率倒掛
May 15th 2019
陸股大反彈 關鍵原因大解密
留言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