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本週全球經濟筆記: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落幕 12月降息機率大幅下滑、AI與科技股估值過熱引爆賣壓 日經重挫、比特幣跌入熊市 金價突破4,200美元


Nov 17th 2025

BigEcon

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落幕 12月降息機率大幅下滑

美國政府結束史上最長的 43 天關門,但其所造成的資料斷層與政策不確定性,仍在市場掀起巨大餘波。其中政府關門期間,勞工統計局 BLS、人口普查局和經濟分析局等機構全數停擺,自 10/1 起僅能發布 9 月 CPI,10 月 CPI 與就業報告因無法進行實地調查,可能永遠成為「統計盲區」。白宮指出,由於停擺時間過長,部分 10 月資料恐無法補採,讓今季經濟分析面臨永久缺口。


這場停擺衝擊的不僅是數據,對經濟亦造成實質拖累。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估計,第四季 GDP 年增率將因此下降約 1.5 個百分點,經濟損失達 110 億美元;儘管大部分可於日後回補,仍有約 70 億至 140 億美元產出將永久消失。長達六週的關門期間影響廣泛,從航班延誤、國家公園關閉,到低收入家庭食品補助中斷,數十萬聯邦員工無薪工作。


隨後 11/12 在參議院以 60 票對 40 票通過妥協法案後,眾議院以 222 票贊成、209 票反對表決通過臨時撥款案,政府正式獲得運作資金至明年 1/30。雖然政府重啟,各聯邦機構要完全恢復正常仍需數日甚至一週以上。勞工統計局之友警告,該局自 2 月以來已裁減近四分之一人力,加上三分之一主管職缺仍未補齊,其復原速度可能比 2013 年政府關門後更慢。川普總統隨後簽署法案成為法律,並再次將關門責任歸咎於民主黨,替明年期中選舉鋪路。他強調將推出新的醫改方案,並停止向保險公司支付款項,改以直接補貼民眾取代。


由於聯準會 Fed 在缺乏 10 月官方重要經濟數據的情況下,政策能見度大幅降低。主席鮑爾早前已表示,12 月會議是否降息「尚未定論」,部分原因正是停擺導致的資料斷層。市場原先預期 12 月降息機率高達 96%,但如今已急降至約 47%,反映市場對 Fed 能否掌握經濟全貌產生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聯準會決策官員對降息的態度也明顯趨於謹慎。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哈瑪克指出,美國仍面臨高通膨壓力,需維持一定程度的限制性利率;向來鴿派的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莉也表示現在做決定「為時過早」。明尼亞波里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利則直言,他反對上月降息,認為經濟展現韌性,對 12 月是否降息持續觀望。


然而,市場普遍仍押注 12 月將再降息 1碼,八成經濟學家預期聯準會將連續第三次調降利率,使目標區間下修至 3.50% 至 3.75%。但市場另外一派則認為一旦政府重啟後的資料補發,若 11 月就業或通膨數據強於預期,可能再度顛覆市場看法。11/13 美股全面急跌,美企財報表現不一,加上 12 月降息機率驟降,拖累投資情緒。Dow J 工業指數盤中一度大跌逾 800 點,終場重挫 797.6 點,收 47,457.22 點;S&P 500 重挫 113.43 點,收 6,737.49 點;NASDAQ 大跌 536.102 點,收 22,870.355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更瀉 263.39 點,收 6,818.736 點。




AI與科技股估值過熱引爆賣壓 日經重挫

全球科技股遭遇新一波沉重賣壓,投資人對 AI 與晶片股的高估值愈發感到不安,美股重挫後,拖累 11/14 日本股市走弱,日經 225 指數早盤重挫 847.29 點、跌幅 1.65%。




市場焦點也落在日本央行 BOJ 的政策動向,行長植田和男強調,央行目標是實現由工資成長、消費改善與企業投資帶動的「溫和通膨」,並稱核心通膨已逐漸朝 2% 目標靠攏,顯示日本距離升息條件正在接近。植田指出,國內消費韌性強、就業市場緊縮推升薪資,加上原物料上漲帶動部分商品價格,使日本正逐步進入工資與通膨相互支撐的循環。


不過,新任財務大臣片山皋月則提出不同觀點,認為日本尚未看到通膨穩定達2%,此時升息過早,強調政府不希望出現因升息影響經濟復甦的情況。她的談話也凸顯日本央行在推動政策正常化時面臨的政治壓力。植田日前曾透露最快可能在 12 月升息,但高市早苗新內閣更傾向延續低利環境,使央行政策考量變得更加複雜。


日圓匯率也在政策訊號混亂之下承壓,日圓兌美元一度貶破 155 關卡,創九個月來新低,兌歐元也徘徊在歷史低點附近。高市要求央行與政府保持緊密協調,並指示植田定期向政府經濟財政諮詢會議報告政策進展。即便日圓疲軟對消費者造成壓力,但日本政府公布的企業景氣調查顯示,11 月製造業信心升至 +17,創四年來新高,電子業更大幅上升至 +25,反映疲軟日圓對出口形成重要支撐,以及日本製造業信心反而顯著改善。多家企業表示,記憶體與半導體市場需求暢旺,汽車與運輸機械業訂單也維持穩健。




在更宏觀的政策層面,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已啟動大型經濟成長計畫,將在 2026年前針對 AI、晶片、造船、國防、關鍵礦物、航太、量子運算等 17 個戰略領域進行投資,並與新一波刺激方案連動推進。外界預期新刺激規模將超過 10 兆日圓,以因應物價上漲壓力,並避免重蹈前任首相因通膨民怨而下台的覆轍。高市強調,日本必須優先確保經濟安全,尤其在晶片供應鏈方面不得落後,並呼籲相關部會立即採取可行措施,不必等待所有政策拍板後才推動。


在全球科技股估值承壓、國內政策訊號交錯、外部需求仍具不確定性下,日本市場短線仍將受到波動牽動。但從企業接單、景氣循環與財政政策布局來看,日本正站在中長期結構性轉折點,市場也將密切關注央行與新內閣之間的政策節奏如何影響後續的匯率、股市與企業投資動能。


比特幣跌入熊市 金價突破4200美元

在聯準會 12 月降息預期急速降溫之際,全球高風險資產遭遇新一波拋售潮,11/14 比特幣再度大跌,一度觸及 95,885 美元,為六個月來新低,並自 10 月初高點回落逾 20%,正式跌入技術性熊市。由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投資風險意願明顯降低的環境下,加密貨幣難以脫離與股市的正相關走勢。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投資人已從 AI 及科技資產的「高估值修正」蔓延至所有高風險資產,比特幣自然面臨更大壓力。




比特幣的跌勢伴隨大量拋售,Glassnode 最新數據顯示,過去 30 天長期持有者拋售超過 81.5 萬枚比特幣,創下 2024 年 1 月以來最大規模,同時在 11/13 當天,加密貨幣 ETF 就有 8.7 億美元的巨量贖回。以太幣同步走弱,徘徊在 3,175 美元附近。市場普遍認為,在降息預期快速降溫、市場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加密資產短線仍難見明顯反彈。


市場關注的核心壓力仍來自聯準會政策訊號。近期多位官員相繼釋出「不急於降息」的談話,堪薩斯聯準銀行總裁更直接警告通膨壓力「不僅來自關稅」,而是全面性物價推升。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預估已從月初的 90%,降至本週的 60%,最新更下滑至約 40%。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府重啟後的一連串補發經濟數據若顯示經濟依然具韌性,聯準會恐更難在短期內鬆手。


與加密貨幣的疲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際金價的強勢反彈。在美國政府停擺告終、政策不確定性減弱後,金價連續第五日上漲,11/13 盤中突破每盎司 4,200 美元,最高觸及 4,247 美元,重啟歷史性的上行走勢。華爾街銀行相繼上調黃金長線前景,前者認為金價一年內可望挑戰 4,700 美元,甚至提出在特定條件下,金價可能於 2027 年底上看 6,000 美元的情境。主要的原因是今年推升金價的主力並非央行,而是來自美國投資者的強烈買盤,其中黃金 ETF 淨流入占全球近六成。隨著通膨不確定性、地緣風險與美國財政壓力持續存在,投資人將黃金視為更重要的防禦資產。目前黃金估值已處於歷史昂貴水準,包含礦商利潤率、全球黃金開支占 GDP 比重與家庭黃金配置皆達數十年新高,未來波動恐更劇烈。




與金市強勢相反,國際油價因恢復供應與需求轉弱而面臨明顯壓力,OPEC 最新月報大幅調整第三季市場狀況,從原先預估的每日短缺 40 萬桶,改為供過於求 50 萬桶,主因美國增產遠高於預期,加上部分 OPEC 成員國也加快恢復供應。報告公布後,國際油價出現今年 6 月來最大跌幅,西德州中級原油 12 月結算價下跌 4.2%,收在每桶 58.49 美元;布蘭特原油明年 1 月交割價下跌 3.8%,收在每桶 62.71 美元。




OPEC 指出,近期油市正面臨多重壓力:季節性需求下降、部分成員國產能恢復、全球庫存上升,以及市場擔心 OPEC+ 增產步伐偏快。沙烏地阿拉伯已大幅調降 12 月亞洲原油售價,被視為對市場需求疲軟的擔憂訊號。OPEC+ 將在 11 月底討論 2026 年生產政策,市場普遍預期若油價持續承壓,聯盟可能被迫重新評估增產節奏。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在當前「金強、油弱、幣跌」的資產組合下,投資人正在重新評估全球流動性與風險資產定價。高利率環境下的資金分配,正推動避險資產上行,同時使加密貨幣、科技股與原油等風險類資產面臨更大的波動壓力。


本週全球經濟數據時程

後續市場走勢,仍需持續關注將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





BigEcon
BigEcon

收藏

相關文章

討論區

留言

...

訪客

送出